2023 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 5.3%,16-24 歲失業率為 21.3%!
7月17日,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經濟“半年報”顯示:上半年,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.3%,比一季度下降0.2個百分點。6月份,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.2%,與上月持平。本地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.1%;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.3%,其中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.9%。16-24歲、25-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21.3%、4.1%。25-59歲勞動力中,初中及以下學歷、高中學歷、大專學歷、本科及以上學歷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分別為4.4%、4.4%、3.9%、3.2%。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.5%,與上月持平。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8.7小時。二季度末,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705萬人,同比增長3.2%。
一、就業市場的供需不匹配
大部分青年人在16-24歲這個時期,都是處于對社會和現實情況尚不了解、對未來盲目憧憬的階段。這也就意味著,青年人在剛剛走出校園、初次進入社會的關鍵時刻,因為對就業求職的心理預期過高,缺乏必要的求職培訓、或者對自己盲目自信,會一股腦兒地奔向那些看起來“高大上”的光鮮公司或崗位,卻忽視了要考量自身條件與職位需求的匹配程度。這樣的情況下,求職結果自然是失敗告終。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對就業市場還不了解,一味追求所謂“高大上”的工作其實并不是好事。畢竟還是要從自身的實力和技能出發。
二、中小企業老板不靠譜
現在很多老板的創業思維出現問題了,多數都是做互聯網的,不是直播帶貨,就是短視頻傳媒,公司成立干不了幾個月就沒了。現在的打工人太難了,因為工作不穩定,所以經常輾轉換工作,因為工作換得多,所以工作越來越不好找,結果導致了最后的失業。富貓法務認為先提高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,幫助中小企業提升市場競爭能力,并且讓創業的老板們擁有正確的創業觀和價值觀。
在不樂觀的前景下,失業的年輕人該如何自救?
一、不焦慮,逆境中尋找希望
失業不是洪水猛獸,而是人生中的磨礪。如果對“失業”沒有思想準備,憤怒、焦慮等負面情緒可能會籠罩著自己,但是這些情緒于事無補,可能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。失業的正確打開方式,不怨天尤人,理智地審視自身的職場競爭力,并積極尋找新的機會和方向,才有可能逆風翻盤。低谷期也是最好的增值期。人生中,有很多順境時區,也有一些逆境時區。在低谷期,充分利用這段充裕的時間,去建立并提高職業壁壘。逆勢中積蓄下的能量,終將成為強勢回歸的砝碼。
二、不放棄,良好心態
“在悲觀的人眼里,原來可能的事也能變成不可能;在樂觀的人眼里,原來不可能的事也能變成可能。”
如果在求職中碰壁,不要悲觀,也不要放棄。總結失敗原因,適度放低期待,可能收獲不一樣的結果。打造第二職業曲線,個人職業發展中, "第二曲線"理念的核心在于重新定義創新的、可持續性的職業發展觀。通過不斷突破現有的職業瓶頸和過去的成就,同時拓展和平衡在其他領域的可能性,才有可能對抗長期的單一職業風險,又能發展多樣化的競爭優勢。不斷建立自身的迭代和創新能力,在興趣、需求、風口、能力等因素的多重加持之下,個人成長破局的可能性會更高。